浸水營古道西起屏東縣枋寮鄉的水底寮,越過中央山脈到達台東縣大武,全長約47公里,在當時所開闢的北中南三路古道中,它所通過的中央山脈越嶺點最低,所以成為人們使用頻率最高的越嶺道,再者,受到先人妥善維護,它亦可說是最長壽的越嶺道之一。
 台灣是一個海島,由北往南有3000公尺以上的中央山脈橫隔著東西向,因此,地形的限制造成台灣東部的開發遲緩於西部,台灣東部的開發與越嶺道的開闢,最早在1642年荷蘭人曾越過中央山脈到東部開採金礦,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因日本籓屬琉球人漂流至牡丹灣的89人,遭到瑯嶠十八蕃社之牡丹社蕃人殺害事件,日本派船艦征討之牡丹事件影響,使得清廷沈葆楨連續開墾北、中、南三條道路,展開「開山撫番」政策。(陸路統領羅大春率領十三營開鑿北路即蘇花古道、中路由南澳鎮總兵吳光亮率領飛虎軍開鑿即今之八通關古道、南路即赤山卑南道)
 早期,原住民利用狩獵山徑往來於東西部,光緒8年(西元1882年)在排灣族原住民的協助下,清提督周大發開鑿台灣南部聯絡東西兩岸、平埔族人移民之路,「三條崙卑南道」交通要道,之後,由提督張兆連接手,到清光緒10年開通後,取代原先利用已久的「瑯嶠卑南道」,在清末與日治早期,是前後山之間唯一通道。此外清提督周大發開路時,所率領的南路屯兵,大部份是附近放索社馬卡道族的平埔族人。
 在這條路上,從排灣族、荷蘭、平埔族、漢人到清朝官兵、日本軍警都曾經將腳步踏響在這座大山之間。直到今天,百年風雲已過,許多人還記得這條從台灣前山通往後山,承載移民滄桑、歷經戰火煙硝的越嶺道路。














日本外交顧問李善德(W.Le Gendre)所畫的台灣地圖,採自松永正義<台灣領有論系譜>,1878年 資料來源:台灣百年花火 楊南郡譯

 

枋寮,位於海岸、平原、山地的交界,在清康熙時曾經在此立石定界,禁止漢人私入蕃地。「枋寮」,其名來自當初開墾時,先民伐木搭寮而住的「木板寮」聚集成為聚落,有別於其他竹材或土角的寮房。在1700年時就已經開發完全,到後來清嘉慶年間(約1800年)開發中心往北移至水底寮,枋寮,自古就是前後山族群出入交易口,台東卑南族、阿美族,以及屏東的排灣族以此與漢人進行「以物易物」交易行為。


清朝割讓台灣之後,日軍乃木希典將軍率領的第二師團船艦隊,即是由枋寮登陸上岸,當太平洋戰爭吃緊時,日軍同樣預測美軍可能由此登陸。


位於枋寮北方不遠的水底寮,因位處於森林中積水漥地而得名。當地人都知道,水底寮是過去古道的嶺路頭,是漢蕃交易的一個重鎮,且因為是古道的入口,在當時其重要性有慢慢取代枋寮的趨勢。目前在水底寮「三叢榕」處土地廟旁,石上刻有「行路平安符咒」及「領路頭」字跡的石碑,此石碑是台灣割讓日本後的1901年,日本人將清廷的三條崙卑南道改稱為浸水營越嶺道時所立。





















1874年,日本攻打瑯嶠牡丹社,清廷除了增加兵力防守枋寮,並在扼守後山的出入口的山腳地帶,砌石為營,駐守兵勇,稱為石頭營。
石頭營又稱石營盤或三條崙本營,當時最高指揮官駐守在此,名叫江雲山,其管轄區域由此石頭營開始,往東至台東大武為止,總兵力大致有兩哨的兵勇(一個哨大致是現在陸軍編制的一個連),其中一個哨分為八個隊,十六隊分散於沿途的各營盤裡。
石頭營四周有壕溝,在高約三公尺的疊石圍牆內,建有數棟紅瓦石砌的營舍,營房正門依山面海朝西而建,駐兵約36人。當年胡適先生的父親胡傳,自屏東趕赴台東走馬上任台東直隸州的知州,並由江雲山陪同督察沿途營盤駐守兵勇打靶情形。
日治時代,此地稱為大嚮營農場,引用力力溪地下堰堤所擷取的地下水進行灌溉,遍植甘蔗以供製糖,雇用馬卡道平埔族人及客家人為會社工,後由台糖接管,並交由退輔會進行經營開發。
石頭營西南方,現遺留三級古蹟「聖蹟亭」乙座,據說是清總兵張其光,為教化原住民,在此設立蕃學堂,並建惜字亭焚燒字紙,以示對文字的敬重。
距離此不遠的新開村山腳下果園中,現在被利用作為倉庫的基礎,是清軍石造營舍,即是清崁頭營的原址,之後又成為日警崁頭駐在所,早期出入浸水營,必須先申請「入蕃許可」,並在崁頭駐在所查驗後,才准放行。
歸化門社所在地,在排灣族語言稱為「奇拉里曼」,意思是消失的地方。歸化門社由在稜線上小部落與北側100多戶約436人共同組成,1914大正三年,浸水營古道發生排灣族人,襲擊燒毀浸水營駐在所的事件,之後,日本人將鄰近的力里部落遷至歸化門社集中管理,並於隔年新設歸化門警察駐在所並設蕃童教育所,加強對族人的控管,民國五十五年,原住在此地的排灣族人,因生活之所需慢慢移居山下的春日鄉歸崇村,原部落小孩所就讀的歸崇國小,也於民國六十年廢校。浸水營古道沿著學校旁走過,部落族人分別居住於古道兩旁。排灣族部落裡,男女平等,但並非母系社會。在頭目家屋簷下,通常有百步蛇、雲豹、山豬、人頭等雕刻的圖騰。



















三級古蹟「聖蹟亭」









平埔族人














 



 
排灣族頭目

排灣族石板屋

排灣族五年祭

歸化門社駐在所與蕃童教育所之蕃童











日據晚期,這條林道已有部分拓寬為吉普車道,民國五十七年,林務局拓寬古道西段的部份,也就是大漢林道,在大漢山山頂上有一座雷達站,是當初大漢林道拓寬到山頂時由美軍協助所設立的。
六儀營盤,在清光緒八年三條崙古道開闢時所設立。六儀營盤遺址被拓寬後的大漢林道一分為二。清代的營盤所設立的位置,通常都會遠離部落,避免與原住民發生衝突,到了日據時期為了理蕃,而將駐在所設置於部落附近,以便於監視及管理部落,兩者差異很大。目前六儀營盤遺址所遺留的石牆工法,大都以平行疊法、人字疊法及亂字疊砌(平行、人字疊法交互),人字形是華南的工匠特有的手法。
清光緒18年,西元1892年,距離日本侵台的前三年,職掌全台營務總巡的清官胡傳,來台之初半年內,就完成全台三十一個營務巡視,北至淡水、南到恆春,東部的台東、花蓮、宜蘭他都有去,而這三條崙古道,來回共走三趟。
巡查全台防務的胡傳,在「台東州采訪修先冊」中,形容七十餘里長的古道:「皆山嶺崎嶇之路,旁無居民,官商往來皆依營房以資餐宿,並須營勇護送,且放眼前後山之間,特此一縷而已。」,但在日記之中,卻對兵勇抽鴉片,消瘴癘、疏於訓練,以致中靶者不多的渙散軍紀,多有所著墨。











「人字形」疊石

日治時代駁坎疊石















 
清古道時期,從石頭營出發,往台東的所有的所有官兵商旅,都會在大樹前營盤(又稱樹林口營盤)住上一夜,日據時大樹前營,改稱為大樹林駐在所,1912年高雄州的台灣山岳會的一些會員,在11月6日從高雄坐火車到枋寮,再坐汽車到崁頭營駐在所,這時已經上午11時,從崁頭營開始步行,走到力里駐在所時,差不多下午三點四十五分,到了晚上就住在大樹林駐在所,隔天早上八點出發,九時到達浸水營駐在所,往下走到出水坡駐在所大約是11時45分,下午三點就到達大武。
從清朝到日據時期,都維持良好的路況。昭和11年,南迴通車,原本唯一的一條前後山之間的越嶺路,失去交通的重要性。大樹林駐在所隨即遭到裁撤,直到昭和18年,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失利,打算做最後的本土決戰,於是將只能行人的浸水營古道,拓寬成為3.6公尺的車道,並將大樹林駐在所原址重建。
浸水營即是以潮濕而得名。中央山脈到大漢山後急速下降,太平洋及台灣海峽含水氣的暖氣流,與中央山脈冷氣流在此匯集,形成豐沛的水氣聚集環境,促使著許多特殊的植物營生,是南台灣的植物寶庫。日本據台第二年,日籍植物研究者,隨即絡繹於途,他們沿著浸水營進行植物調查,發現許多台灣特有種植物,後加以浸水營來命名,之後更發表了浸水營原生植物採集目錄,總共57科228種。
今在古道沿線設有浸水營闊葉樹林自然保護區及大武山台灣穗花杉自然保留區,主管機關為農委會。其中台東林區管理處所保護的台灣穗花杉,生長分布在海拔700公尺到1300公尺的大武事業區39林班內,這種來自冰河時期孑遺的植物,目前被列為亟待保護的瀕危植物。穗花杉科的台灣穗花杉,大多分布在背風的坡面或谷地中,尤喜好溫暖又潮濕的環境。日據時代,在浸水營駐在所,曾經做過氣後的量測記錄,溫度最高是28.3度,最低維持在7度左右,日雨量最高甚至達到693公釐。
日治時期開始,動植物學、人類學、地質學等相關研究人員都頻繁出現在這古道上,其中在植物的調查上,浸水營豐富、多樣的植物相,在蕨類分類數量可說位居全台之冠,據台灣本土的植物研究調查發現,台灣的蕨類植物約6百多種,而浸水營山區就有238種之多。














大樹林駐在所遺跡


大樹林駐在所駁坎遺跡

在整個日治時期,大概有三位台灣總督都曾經因巡視蕃地,走過這條古道,第一位是1919年的明石元二郎總督,第二位是1927年的上山滿之進總督,第三位是1932年中川健藏總督,三位總督走的方向是由東往西而行,也就是從台東大武到屏東水底寮,其中第一位明石元二郎總督只花一天的時間,其他兩位大概花兩天的時間,若以所花費的時間,加以一行一百多人的護衛及侍從隊伍,經由古道翻山越嶺浩浩蕩蕩走過來,就可見當時道路的通暢。


1896年日本佔領台灣後,就開始修整這一條古道。日本人為了軍事和經濟的用途,在古道的建設較清廷花下更長遠的功夫,派軍隊架設電力電線及電信通訊線,沿著等高線築路,路比較平也比較寬,相對的,清朝則沿著稜線闢路,隨著稜線起伏,道路起伏比較大且比較窄,以現在所遺留下的路肩石排列的情況,日本人所築的路肩石排列比較長,而清朝只在轉彎處留下路肩石,更可見其測量技術與施工工法的差異性。




州廳界(高雄州與台東廳),猶如現在的縣界,也可說這古道在中央山脈的越嶺點,由此往台東走,都是下坡的路段。西元1924年日本大正13年,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賀來佐太郎清晨5點30分乘轎從大武出發,走浸水營古道西行往枋寮,下午一點鐘,隊伍已達州廳界,這和清朝官員自西往東的行程,恰之相反,清朝官員則邊走邊視導營務,費時三天才抵達目的地。而自台灣割讓的前二年,胡傳接任台東直隸州知州,乘轎子沿著三條崙卑南道,趕赴當時只有蕃山險社的台東上任,但到了日治末期的記錄,已經沒有乘轎的待遇了。
















































清朝在1874年開闢兩條南路,但是這兩條南路因為崎嶇難行,較沒有發揮原開設的功能,反而是後來所闢建的三條崙古道,變成清末及日治時期台灣南部聯絡台灣東西部主要道路。
日治時期修建這條路,增設駐在所。在1914年曾經發生一件南蕃的騷擾事件,事件就是發生在古道上的浸水營駐在所。當時整個駐在所的巡查及眷屬七人,全部被馘首,駐在所建築物被燒毀,日本人重建,但重建後又被搗亂燒毀。浸水營駐在所在經歷這次騷擾與後來的風災,有過四、五次的重建記錄,在台灣的駐在所大概很少有這樣的經歷。
今日屏東縣的春日鄉,大多住著排灣族人,浸水營古道的南蕃騷擾事件起火點,就發生在他們的老部落「力里社」,力里社是南部排灣族的大部落,他們祖先是從北方大武山分支南下的。發生騷擾事件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強制沒收打獵用槍枝之「南蕃銃器押收政策」,引發排灣族原住民的不滿,於是當時的力里社聯合附近族群,襲擊古道沿線的駐在所。
 
海拔1280公尺的浸水營,是這浸水營古道中的最高點。清軍於光緒八年在此設大樹林營,屯兵三十人,光緒二十年改稱浸水營,之後,日人於明治34年改設浸水營駐在所,在裁撤之前,自大武西行的日本官員,都會在這休息午餐,浸水營駐在所佔地廣大,目前遺址尚留有石砌駁坎、圍牆、石階。在這壯觀的三層平台上,雖不見當年任職於東台灣新報的編輯-毛利之俊所拍的浸水營駐在所,那高踞山頭展望良好的景象,但反而更貼近濃霧、深鎮、鬱閉,如沐浸於水中的名字一樣。
1988年氣象資料顯示,浸水營年雨量高達5200公釐,是南台灣第二大降雨區,在這高溼度的環境裡,正好適合一些喜愛溫暖潮濕的螞蝗,長年生存在這裡,這種看似微小的環節動物,極像是那很有耐心的獵人一樣,騺伏等待那古道上久久才出現一次的人跡,等待著獵物送上門。
對於當年駐守在這的日警來說,或許螞蝗並不可怕,真正令他們憂心的,是生活在附近,熟悉山林地形的排灣族人,力里駐在所的慘案之後,浸水營駐在所同樣遭到力里社族人的襲擊,並殺害兩名駐在所的巡查及妻兒共五人,當時日警動員1680名的警力,加上山砲、野砲、臼砲中隊,並獲得「薄雲」、「不知火」驅逐艦的支援,終於鎮壓平息,其動員的戰力規模遠超過清代時的牡丹事件。
出水坡駐在所設有一座小神社,是當初日本人為了傳授原住民「神」的概念而設的,座落標高720公尺的小神社,目前已無法看出當時那莊嚴的景象,轉而換之是一棵生命力強的薯豆樹,盤據在一四方石堆上。
自小神社往東沿著稜線而下100公尺處,即可進入於清光緒八年所設的出水坡營盤,在日治時古道開闢之初,沿途並沒有設置駐在所,在1901年設浸水營駐在所,到了1919年大正八年,才在清朝出水坡營盤原址設置出水坡駐在所,到了1926年大正15年,又將出水坡駐再所往西遷移約400公尺的地方,直到二次大戰終戰後才撤除。期間,在1942年日本攻擊美軍珍珠港事件後,引發美軍加入的太平洋戰爭,因台灣海岸防守戰務提升,曾將古道沿線的駐在所警力撤除並調撥支援海防,古道上只留下當時出水坡駐在所警力。
從出水坡駐在所到姑仔崙駐在所沿途,依清軍形容這一帶的山路是「日光不到,古木慘碧,勇丁相顧失色。」後經歷日治與民國五十年代的砍伐,已不復見當時的景象了。

在大正三年,力里社排灣族人襲殺力里駐在所警眷的四天後,姑仔崙駐在所包含救援、留守的巡查與家眷,全數遭到大武溪對岸山頭的姑仔崙舊社排灣族人殺害,同時駐在所也被焚毀,之後,日本軍警聯合派遣一支搜救隊,火燒姑仔崙舊社,而其頭目也在此次激戰中陣亡,南蕃騷擾「浸水營事件」,在各地排灣族響應的五個月後,才算平定。


以前日本警察駐在所警察,除了維持該山區部落的秩序外,還要給予類似衛生所的醫療照顧,及辦理蕃童教育所教育工作,十八般武藝難言精通,但有求必應,猶如人間佛祖一般。


清朝溪底營盤址,目前已經消失無可考據了。日治時代,此地改設林業改良場,民國五十七年,林務局在此地設立苗圃,並提供美籍林業專家客房及游泳池等招待設施,在過去清軍過夜的營盤上,只剩下日治時期所架設的吊橋遺跡,吊橋早已不見。
在加拉板溪匯入大武溪的河畔台地上,居住的是由加羅?舊社與茶茶牙頓社所遷移下山的排灣族人,若由東部的大武往西行的古道,加羅板是入山前的最後一個部落村莊。
台東縣大武鄉,瀕臨著廣闊的太平洋,在大約七千人口中,超過一半是排灣族人,漢人、排灣族人因這古道迸發聯姻,多元民族利用古道來到後山,在大武混合產生各種文化的折衝,因此大武所呈現的是多樣的南島風貌。



































毛利之俊所拍的浸水營駐在所(資料來源公共電視台灣古道)




浸水營駐在所遺址




出水坡小神社(資料來源:公共電視台灣古道)


出水坡小神社遺址現況


出水坡駐在所(資料來源:公共電視台灣古道)

出水坡蕃童教育所(資料來源:公共電視台灣古道)

姑仔崙駐在所(資料來源:公共電視台灣古道)
資料連結:| 國家步道 | 浸水營古道簡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昌瑞哥 的頭像
    昌瑞哥

    昌瑞哥的部落格

    昌瑞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