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景點導覽













八角崠登山步道

八角崠登山步道

路線規劃


  八角崠登山步道以行修寺為起點分北、中、南,三條支線可分別到達八角崠三角點。北線路幅六米,沿山稜線約五公里到山頂。一百年前創立之協雲宮,位於終點處,屬獅潭鄉豐林村,其停車及住宿設備完善。中線路幅三米,沿大坑溪畔溯谷而行,終年清靜陰涼是最受喜愛的健行步道,經九灣十八拐橫屏道等險陡坡約五公里到山頂。南線路幅約四米,沿直坑登山頂,左轉登八角崠,約五公里。
  北中南三線,沿途都可於高處俯瞰平原景色,且三條之間闢有橫向連絡道,可謂四通八達,因此可因個人體能、時間,安排半日、一日健行之路線。中線與北線間由東安農路連接,交會處有一天然平台乃早期生產蔗糖之蔗坪,視野非常良好。

  八角崠山高約751公尺,位於公館鄉大坑村與獅潭鄉新豐村交界處。南段山嶺尖峭,層層綿亙,如蒼龍蟠踞,氣勢不凡。轄境支稜龐雜交錯,峰巒林立,氣勢萬千。西側入口為行修寺,可分北、中、南三線橫向貫通山頂。山頂有一個三等三角點基石。


【一】歷史背景:
公館沖積平原於清朝嘉慶至道光年間由漢族漸次墾殖,大坑村亦漸為墾主張進生佔領,原住民退居獅潭縱谷以東。咸豐年間在行修寺南側設瓦窯廠,置土地廟於岩壁間。二次大戰時期,日人曾在八角崠山頂設人工空襲警報站,以守衛對岸的出磺坑礦區。目前山區約有五十戶人家墾列定居,栽種各種水果,漸漸取代原始樟樹密植之林相。

【二】特殊景觀、生態環境:
(1)行修寺:1870年間張進生捐地興建精舍,主祀觀音菩薩,經改建成北方建築寺廟,為行修寺。位於大坑山區入口處,環境清幽,佛光普照。
(2)五伯公合用福德祠:由於近30年工業發展,人口外流嚴重,原各處土地廟無人奉祀,乃於82年集合「茶園」「圓頂」「下水井」「新伯公」遷移與「瓦窯福神」合署辦公於行修寺南側洞內。
(3)震災紀念碑:日據昭和十年(民國二十四年)苗栗發生大地震,本地區死傷二百餘人,於行修寺旁公園立碑以紀念之。
(4)大坑峽谷:由北端台電桿協雲枝60處可鳥瞰滿植檳榔樹與柑橘樹疊疊綠意的大坑峽谷地形,甚是壯觀。
(5)古石階步道:由苗24-1線右上接右方大坑223號楊宅旁,拾石階而上,是為先民挑送貨物的石階古道,長約1公里,接至東安農路。
(6)協雲宮:位於八角崠山休憩區北麓,為百年前創立之寺廟,屬獅潭鄉豐林村。其停車場廣大,住宿設備完善。遊客可依北線至此停車,步行上山頂。
(7)相思林伯公與明治土地碑:位於中線大坑枝112、113電桿附近。相思林伯公沿山徑而上,於相思林中,環境清幽,架構造型完備,有百餘年歷史。明治土地石碑為村民於日據明治年間土地買賣界分的見證,具有歷史文化價值。

【三】既有設施:
八角崠山由西段行修寺有停車場及涼亭,東北協雲宮入口亦有大型停車場。北線為苗24線道路寬敞,沿路設有4座涼亭。由協雲宮轉登頂步道花木夾道,綠意盎然。山頂休憩區建有公廁,因無水源而無法使用;另有水泥休憩台,已荒廢多時。山頂三角點旁有設6張水泥製椅及花台,可惜因缺水,植栽乾枯。

【四】安全狀況:
大坑村八角崠山道路四通發達,主要幹道皆已舖築完成,而其他產業道路較窄小,岔路且多,指標不明,容易迷路,行車較不易。因此急需增加指標。









交通交通資訊:

1,自行開車:【自行開車】
中山高自苗栗交流道下,循台6號南行4公里可陸續抵達公館鄉各景點。

【搭乘大眾運輸】
苗栗火車站前搭往大湖、卓蘭、獅潭等地的新竹客運可抵公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昌瑞哥 的頭像
    昌瑞哥

    昌瑞哥的部落格

    昌瑞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