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原住民的分布


•  平原地區:平埔族、卑南族、阿美族。


•  山地:泰雅族、布農族、排灣族、賽夏族等。


•  島嶼:達悟族。


其分布位置又可細分為:


一、泰雅族: 分布於台中、埔里、花蓮一線以北之山區,包括台中、南投、苗栗、 新竹、桃園、台北、宜蘭、花蓮諸縣境內,現有人口約六萬餘人。


二、賽夏族: 分布於新竹縣的五指山和苗栗縣屬的大東溪一帶,人口約三千餘人。


三、布農族: 分布於中央山脈兩側、南投、花蓮、高雄、台東諸縣境內,人口約三萬餘人。


四、鄒族:分布於南投、嘉義和高雄縣境內,人口約五千人。


五、排灣族: 分布於南部知本山之南以迄恆春兩端。包括高雄、屏東、台東縣境內,人口約四萬餘人。


六、魯凱族: 分布於台東、屏東、高雄等縣境內,人口約七千餘人。


七、卑南族: 分布於台東縣境內,人口約六千人。


八、阿美族: 分布於花蓮、台東和屏東縣境內,人口約十二萬餘人。


九、達悟: 分布於距台東之東四十浬的蘭嶼島上,人口約二千餘人。


 
















  
 













   


台灣原住民的生活方式


    台灣原住民分佈在不同的地形區內,因為環境的不同,而衍生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無論生活在何處,大多以農耕、狩獵和捕魚為主,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農耕


農耕是主要的食物來源,雖然原住民男性精於狩獵,但是生活上仍 必須以農耕為核心,甚至發展出許多與農耕有關的祭儀,比如開墾祭、播粟祭、收穫前祭、割粟祭、粟收穫祭等,不一而足,成為原住民文化的特色。


耕作的方式上,在以往地廣人稀時,會實行棄耕的方式,也就是在同一塊土地上持續種植,直到地力竭盡才另外選地耕種。後來人口漸增,改成一地耕種數年後閒置一段時間的休耕制。各族大概都有旱田燒墾的傳統。在作物的種類方面,一般皆以粟(小米)為主,其他還有甘藷、芋、玉米等;至於水稻乃是漢人所傳入,現在以越來越普遍了。


*捕魚


捕魚是另一種重要的生產型態,但各族由於居住地區環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捕魚規模,重視的程度也不太一樣。以居住在蘭嶼的雅美族為例,所從事的是海上的捕魚作業,魚獲是最重要的食物來源;東海岸的阿美族和平埔族也精於捕魚,其他各族則多從事山溪與河湖的漁撈。


*狩獵


台灣原住民把狩獵看成是勇武的象徵,也是成為男性必要的文化條件。狩獵是各族獲取獸肉的主要來源,皆是由男性族人負擔這個任務;其方式大略上可以分為陷坑獵、追逐獵和焚獵等,工具則以腰刀、弓箭、長槍和火槍為主。通常獵獲所得為山羊、鹿、羌、野豬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昌瑞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