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新開--浸水營
校長室
學員大禮堂







主題導讀
專書介紹
遠足廣角鏡
地理小百科
活動短波
有獎徵文
隨堂測驗


屏東縣枋寮鄉「浸水營古道」是胡適博士的父親胡鐵花擔任清朝台東知州時,帶胡適走過的古道,在消失荒煙蔓草五十年之後,今日終於重見天日。


浸水營古道沿革


歷史上記載,浸水營古道,西起枋寮新開,越過中央山脈,到台東大武,全長約47公里,稜線最高處海拔約一千三百公尺。是通過中央山脈的越嶺點最低,使用壽命最長,歷年來使用最頻繁的古道,年紀六七十歲的地方耆老,有許多人過去還曾利用它到後山打漁貿易。清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牡丹社事件爆發,沉葆楨開山撫番,分北中南三路,以兵工開闢越嶺道,其中的南路稱為「三條崙古道」,,即為今時的浸水營古道,迄今已有一百一十三年的歷史。日據時代因道路經過最高的警備據點「浸水營」,因此,改名浸水營越嶺道。浸水營濕氣重海拔高,在山區中終年雲霧常有雨,一片霧茫茫的景象,有如長期沉浸在水中,因而得名。沿途有吸血的水蛭,時有人慘遭水蛭攻擊。


昭和十年(公元一九三五年),屏東楓港到台東大武的南迴公路打通,取代這條古道,更由於古道在日本政府退出台灣之後,五十年未使用,人煙罕至,逐漸淹沒在荒煙蔓草中,因此古道幾乎掩沒在古木參天的樹林中,從旁邊的砌石丈量,步道原寬二公尺,過去可供牛車炮車通行的路面已不復見,只見泥濘不堪的的小徑,路面濕滑步行不易。直到五年前古道探勘家楊南郡等人重走這條古道,喚醒大家憶起先民篳路藍縷,開山修路移民後山的道路。


古道遺址素描


原古道以枋寮鄉玉泉村(石頭營)為起點,仍保存有石頭營聖蹟亭三級古








浸水營古道上遊

蹟,經崁頭營、歸化門、力雲社、到大樹林。目前一般走訪古道,沿大漢林道,從枋寮的水底寮出發,經新開到大樹林。大漢林道是大漢山營區為了軍方進出,闢建供軍車行走的水泥路,林道只有軍車車輪行走的部分鋪設兩條水泥道,在廿三公里處,即所謂的「大樹林」處下車,徒步進入古道的後段。大漢林道十一公里處,是從舊力里部落遷建,這裡仍有數戶原住民耕作,房舍保存良好,從十六公里處起路邊有一片台灣土產楓春樹,廿公里處起,則有樹已成栱的台灣杉,樹齡約有五十年。廿二公里處有階梯可以下到山谷,此處瀑布終年不息,但從路邊到河床,要走三千多個階梯。廿三公里的岔路,往上是到海拔一千六百八十八公尺的大漢山營區,投東而去,則是往浸水營古道及大武台灣穗花杉自然保護區。


走古道則從大樹林進入約一公里後有叉路,往姑子崙山方向的小路進入,前面卅分鐘,即到姑子崙山叉路前的路徑平坦,因屬浸水營闊葉林保護區,林相茂盛,姑仔崙山海拔一千六百卅一公尺。轉過叉路後,沿古道兩旁,部分林相已更新,林務局已新植台灣杉,樹齡廿、卅年不等,杉木筆直、蒼翠,夾在闊葉林相之間,古道的雜草,仍和人齊高,沿途鳥語啾啾。從浸水營遺址到海拔六百九十五公尺的出水坡,行程約三個半小時,都是緩降,出水坡遺址佔地約一公頃,還可以清楚的看到駐在所及儲水池遺址。過了出水坡後不久,在路的下方約廿公尺處,有兩座保存完好的石砌堡,過了出水坡三角點,路徑轉壞,忽上忽下,有的路段急速下降,從出水坡到姑仔崙舊社及林務局的舊苗圃,全程約三個小時。


過了苗圃涉溪越過大武溪的河床,到大武的加拉板部落是產業道路,約要一個小時,到大武火車站,也要一個小時,因此全程步行得花八到十個小時,如果在涉大武溪支流後能連絡車輛接駁,至少可省二個小時。


古道新開


枋寮鄉新開村要讓「古道新開」,新開社區要藉古道振興社區,探勘古道








整修浸水營古道

後培訓導覽解說志工,並在社區網站上介紹古道。社區振興計畫取名「古道新開」有雙重意義,古道除了指浸水營古道外,也可說是古時候人講的傳統道理,新開是讓好的傳統重新賦予新的價值。浸水營古道有楊南郡、高業榮等人探勘,著重在文獻蒐集,及沿途的實查紀錄,對古道使用者及發生的傳說,則未深入調查,枋寮生活文化促進會將訪談耆老,對傳說將在後續的踏勘印證,浸水營古道五十年前的盛況值得拭目以待。


夏天在浸水營古道的林道常有吸血蟲馬蝗出沒,雨季溪水易暴漲,橫越大武溪支流時要注意安全,一般認為每年十月到次年四月乾季較適當前往。有人把浸水營古道規劃兩日行程,第一天從枋寮僱車送到大漢林道的大樹林,再徒步到大武溪畔或是出水坡,第二天到大武後搭南迴鐵路火車回枋寮,適合考古、生態、登山、森林浴及文化尋根之旅。想探訪浸水營古道者,可與枋寮生活文化促進會或新開社區發展協會聯繫。


資料整理:
聯合報 2002/09/23荒煙蔓草50年 浸水營古道露臉
聯合報 2000/04/22浸水營古道新開 社區做推手
聯合報 2000/05/22訪浸水營古道 發思古之幽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昌瑞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